全国服务热线:400-0379-440

新闻中心 PRODUCT DISPLAY

天水婚庆拱门倡导婚庆婚俗新办 厦门45对老人走红毯戴围巾共庆金婚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12-27 225 次浏览

  风雨同舟五十年,相濡以沫两心牵。19日,厦门市翔安区窗东社区党委、社区居委会及老年人协会共同组织了一场金婚集体庆典,为辖区45对老人举办金婚纪念活动。这也是翔安区结合实施“乡村振兴”战略,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、移风易俗的工作成果之一。

  腰鼓队挥起鼓槌,《婚礼进行曲》奏响,礼炮齐发……45对老人穿着大红礼服,走过铺满玫瑰的红毯,穿过花环拱门,在村民的欢呼鼓掌声中,重温热闹的婚庆仪式。

  “以前家里挂顶新蚊帐,就算是新婚了!”对71岁的邵淑珍而言,这是她人生中次走红毯。庆典当天,在儿女、亲戚的见证下,她与77岁的老伴洪宗兴手牵手走过红毯,算是补上了53年前因条件艰苦而未举办的结婚仪式。

  仪式上,老人们互戴红围巾,寓意为彼此带来温暖、吉祥;有的老人单膝跪地,次向老伴献上玫瑰花……台上,两人共同接过金婚证书合影;台下,两人喝着甜汤、吃着蛋糕,边看节目表演,暖意融融……

  “金婚庆典让我们再次感受手牵手的情缘。”76岁的洪天赐说,据活动策划者、社区助老员陈豆芽介绍,此次金婚纪念活动中,年纪更大的老人已有88岁,结婚最久的也达到了62年。

  “当年的结婚证,我们俩一直收着。”庆典上,76岁老人洪国庆和他69岁的老伴林连带来了当年的结婚证,他们将昔日泛黄破损的结婚证用胶布重新粘好、塑封,内页左边印着毛主席语录,右边记录了二人结婚及发证时间:1969年。“今年是我们结婚50周年!”洪国庆两眼一眯,开心地笑着说。

  “我们也算是‘青梅竹马’。”洪国庆腼腆地讲述起过去,林连自6岁时便来到他家,两人一起长大,“他非常包容,都是他在照顾我。”林连抢过话说,年轻时洪国庆骑自行车载她到南安水头拜佛,一路骑行二十几公里,如今每天傍晚,洪国庆仍会骑车载她去锻炼、散步。

  50多年前,骑车接亲,再载着新娘回家就算是很浪漫的事了。“我们是通过媒婆介绍在一起的。”洪天赐回忆,当年他从窗东跑到琼头相亲,林拾眼便相中了他。

  有情人终成眷属。天水婚庆拱门结婚那天,洪天赐的家里出动了3辆自行车——一辆载媒婆、一辆载提灯笼的小孩、一辆载媳妇。此后的52年里,两人相濡以沫,退休后时常一同旅行。“婚姻走得久,最重要的是相互体谅。”洪天赐道出了婚姻中夫妻相处最朴实的体会。

  这场为45对金婚夫妇举办的仪式是窗东社区自发组织的活动。仪式虽简朴,但老人们乐在其中。所谓“婚庆婚俗新办”,这场活动正是一个缩影。活动成功举办的背后,时代文明新风已深入人心。

  2018年以来,翔安区委区政府结合实施“乡村振兴”战略,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——通过“讲”“堵”“疏”三位结合的方法,推行丧葬礼俗简办、倡导婚庆婚俗新办、实现民俗喜庆不宴请。

  “要转变村民观念,天水婚庆拱门首先要发动乡贤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,征求意见、了解民意。”东园社区老人协会秘书长张荣加常组织各乡贤座谈,发动他们向邻居宣传,向村民传递民俗日、婚丧事简办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
  为了让移风易俗入民心,翔安区委文明办充分发挥老人协会、妇联、乡贤理事会等群团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,组织人员入户发放《移风易俗新风倡议书》,组织移风易俗宣讲下乡、走进社区书院,让村民了解民俗观念的缘起。

  2018年来,翔安区委文明办印发《移风易俗新风倡议书》10万份、制作公益广告5000条,录制“村村响”广播带120个,未来还将在各主流媒体、社区书院播放《移风易俗我先行》宣传片。在其影响下,窗东、天水婚庆拱门后埔等不少村居也自发开展移风易俗,主动制定“村规民约”——“婚喜事,简办好;破迷信,恶习抛”,文明新风开始落地生根。

  针对民俗日宴请回潮、婚丧大操大办等现象,翔安区纪委、组织部、宣传部联合印发禁止民俗日、婚丧奢办的相关通知,接受群众监督举报;各镇(街)则建立各村(居)“民俗日”、红白喜事登记报告制度,确立包村干部负责制;同时,区纪监委、组织部、宣传部、文明办、民政局等19个部门也加强协作,联合下村督查暗访,实现“齐抓共管”。

  翔安区委文明办副主任王广春介绍说,以前民俗日或婚宴大操大办,经常引发交通堵塞和社会治安问题,多部门联合执法后,乱象消失,居民也切身体会到了好处。此外,翔安区还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内容、纳入文明考评。

  “丧事简办”目前在翔安区已基本常态化。在推进方法上,采用区民政局殡葬服务中心每天提供去世人员名单,由村两委落实督查及整改。天水婚庆拱门在东园社区,社区与老人协会共同制定了丧事礼金标准,大大减少村民丧事支出,东园社区党委书记张金田说,过去请丧乐队、代哭等现象已基本消失,现在办丧事较原来可省去三分之二的经费开支。

  在严抓民俗日宴请、天水婚庆拱门婚丧事奢办的同时,翔安区重视培育民俗文化“一镇一品”“一村一特色”,积极开展“百场文艺下乡”活动,天水婚庆拱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。

  在新店镇,各社区将民俗日宴请转化为举办各类慈善、教育会或文体活动。“平常每个礼拜至少有3场活动,包括南音表演、地掷球、气排球活动等,民俗日也有腰鼓队表演、老人定点投篮等活动。”张金田向记者介绍。

  “全区一年举办不少于100场文艺活动。”王广春介绍,大型文艺活动充分利用了翔安本土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,如马巷镇的“三唱”、内厝镇的“三演”等。在内厝镇莲塘村,当地人代代传承的宋江阵成为主要表演节目,天水婚庆拱门取代了昔日宴请,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日活动。

  除举办文艺活动外,翔安区还积极开展讲述家风故事、展示家训活动,向公众推广具有中华文化内涵、闽南地域特色的家风家训,促进文明乡风建设。(厦门日报记者 黄语晴 曾嫣艳)